首页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安全玻璃规则 不该“看不清”

作者:程赤兵  文章来源:濮阳早报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5-08-24 09:39:35   
    天津滨海爆炸事故,引出了很多人们平时不太了解的“信息”,除了与爆炸直接相关的安评、距离、化学危险品堆放等事情外,周边的一些危险因素也引起了人们注意———建筑物玻璃就是一例。很多人因爆炸击碎玻璃受伤,而像匕首一样锋利的玻璃插入墙体的图片,也给人触目惊心的冲击感。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问题:我家的玻璃安全吗?一旦意外发生,家里的玻璃是不是会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伤害?
 
    答案不容乐观。近期,媒体就报道了多例家中玻璃爆裂的新闻。《广州日报》报道,由于夏季高温,一些居民区的玻璃就被“晒爆”,虽未伤人,但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隐患和不便。即便是豪宅,玻璃的问题依然存在———知名演员王琳近日就在网上晒出家中玻璃爆裂的景象,她说:“二楼玻璃自爆,砸到一楼,幸好没人,不幸中万幸。”从图片上看,屋内碎玻璃也是一片狼藉。温度升高都会引起爆裂,可以想见,一旦出现突发灾难,玻璃会碎到何种程度。
 
    我国现有的《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》发布实施于2004年,其中要求7层及以上的外开窗、大于1.5平方米的大窗以及落地窗等都需要安装安全玻璃,等等。但这个规定有着种种局限性,例如只约束地市级以上地区,也没有要求全面安装安全玻璃。住建部的《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》在2009年修订,但也没有对安全玻璃做出强制性要求。也就是说,现在建筑上的安全玻璃使用,基本处在有条文、难落实的状态。
 
    另外值得忧虑的,就是媒体报道提到的建筑玻璃市场恶性竞争的问题———一些厂家甚至生产每平米售价100元出头的“安全玻璃”,而开发商为降低成本,则尽量压低玻璃价格。这样一来,建筑上使用的玻璃,就很难说质量如何了,因为消费者用肉眼是无法辨识的。
 
    这次天津滨海爆炸之后,相关开发商出面澄清,使用的玻璃完全符合标准。爆炸属于极端事件,也有专家表示,“非常条件下发生的事故,正常的玻璃标准是无法承受的”。但无论玻璃是否“无辜”,都在给人们提醒:在经过了房地产大发展的十余年后,相关的规则和质量标准该升级了,建筑玻璃即便不能抵挡爆炸,但也不应该造成次生危害,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。也许这会造成建筑成本的提高,但在天文数字般的房价里,提高这样的成本是完全必要的。
 
    吃一堑长一智,发生了灾难,付出了代价,就要换回明白来。天津滨海爆炸事故,带给人们的教训非常多,包括建筑安全、环境保护、灾后善后赔付等等。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,这也是一次相关法规全面升级的契机,涉及到的各个部门,都要在灾难里自省,哪里有漏洞,就应该尽快补上,让今后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。


责任编辑:李俊